第七場 — 綠能你也能?離岸風電開發的法規、合約與風險
政大國貿系「國際企業經營法律風險實務探討」系列講座,於今(2025)年4月25日舉辦第七場演講,榮幸邀請到哥本哈根風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法務長歐博翔博士擔任主講人,分享其對「離岸風電開發的法規、合約與風險」的深度觀察與實務經驗。
歐博翔法務長為牛津大學法社會學博士,亦為執業律師。自學成返台後,一直專注於再生能源與離岸風力發電相關法律與政策議題的耕耘,現職為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CIP)臺灣團隊法務長,具備豐富的實務經驗。講座開始先由國貿系楊培侃教授致詞,除盛讚歐法務長以深厚的學術理論基礎,實際主導實務專案,為探討此議題的最佳人選外,更指出離岸風電乃當前臺灣能源轉型的重要環節,並提及我國因離岸風電國產化要求於去年7月遭歐盟向WTO提起控訴為例,強調如何設計法律制度與瞭解開發實務運作的重要,實屬時下熱門的研究議題。
演講開始,歐博士先介紹CIP背景與全球再生能源佈局,說明其致力於推動高ESG標準之能源轉型,涵蓋全球超過45個再生能源基礎建設專案、累積開發容量達120GW,展現綠能產業的國際視野。隨後,歐博士結合其實務經驗,剖析離岸風電開發之各階段流程與法律議題,從場址取得、合約協商、許可程序、專案融資到營運管理,層層環節皆蘊含法規遵循與契約風險。由於綠能發展乃當今新興議題,在場學員莫不把握良機踴躍提問,歐博士也不吝分享經驗,慷慨悉心解惑,不時還向大家熱情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
講座中段,歐博士以「離岸風電行政契約」為主軸,解析臺灣離岸風電推動策略三階段,即示範獎勵、潛力場址到區塊開發的法規架構,並指出目前法規對產業關聯、罰則設計及契約對價平衡性之爭議,提出實務觀察與反思。他特別提醒學生與在座來賓,法令遵循不僅限於環境與開發許可,更涉及合約談判、履約保證與多階段政府審查,提及「合法不一定合理,合理也必須依法」的邏輯,並分享於實務工作中從業者端所遇到諸多不合理的法務問題,及應學會如何隨機應變進行處置。
後半場則聚焦綠電的自由化發展趨勢與實務操作。歐博士從再生能源轉供與直供的法源依據談起,說明台灣如何透過《電業法》與相關子法,逐步開放綠電市場,推動能源市場自由化與多元化。從談判架構、價格機制到風場併網與供電介面,歐博士詳盡分享綠電交易制度之挑戰與法規應用,使學員們得以一窺再生能源市場自由化進程中的法律實務與策略布局。
本講座結束後,許慧瑩律師致詞感謝歐博士的專業分享,提及其曾與歐博士同台參與研討會的往事,並特別邀請全國律師聯合會副理事長蔡順雄律師親自頒發感謝狀,蔡律師席間不時與歐法務長進行專業對話,增添不少雙向互動,討論氣氛熱絡。團體合影留念後,歐博士更親切與學生逐一交流,分享職涯經驗之餘,也展現其專業性外的親和魅力,為本次系列講座再添精彩一章。
撰稿人:林安琪、林星、高煒甯、劉律君
更多學術交流活動皆會在本中心官網與臉書專頁同步公告
敬請持續關注:政大國貿所國際經貿法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