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於9月9日(週六)假本校達賢圖書館羅家倫講堂舉行。主辦單位為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下稱本中心)與經濟部國際貿易局(9月26日將升格為臺灣國際貿易署)。當日國貿局劉威廉副局長親自到現場致歡迎詞,並指出現今國際經貿體系遭逢重大挑戰,本次研討會從不同面向討論可能之典範移轉,別具意義。
接著由本中心主任楊光華教授主持專題演講,其除感謝所有來賓的蒞臨外,亦說明本次邀請國貿系(下稱本系)薛景文副教授介紹WTO投資便捷化協定之理由。一方面是因為薛教授乃國內知名的國際投資法專家,另一方面則是基於議題之及時性:WTO甫於今(2023)年7月完成投資便捷化協定談判,而明年初又將舉行第13屆WTO部長會議。薛教授則分析此原由中國以及開發中國家主導的複邊協定,與國際間常見之投資協定大不相同。雖然號稱協助開發中國家引進符合永續發展目標的外資,但從目前可得見之條款觀察,由於欠缺有效設計,恐難以達成目標,充其量不過是在WTO談判的貿易協定中首例標榜永續發展者;只是未來是否得以被納入WTO多邊體系架構而生效,有待觀察。
專題演講後由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法學院黃珏副教授與東吳大學國貿系張南薰副教授以彼等長達數年之貿易障礙調查程序之研究為主題共同發表論文。主持人為臺北大學法律系王震宇教授,評論人為陽明交大科法所陳在方副教授兼所長。上述主題因最近中國突然宣佈對我國進行貿易障礙調查而備受關注。發表人分析除中國之調查具政治意圖外,歐、美之調查雖是正式機制,但利用的頻率並不高;WTO成立後,各國也很難因調查結果,採取單邊報復手段。我國雖為非正式機制,但是否有必要仿效歐、美改成正式機制,值得再思考。評論人及與會來賓並共同討論如何提高企業提供主管機關貿易障礙資訊之誘因,以便公私協力,共同化解貿易對手國之貿易障礙。
下午則有四篇論文發表。兩篇與包容性貿易有關,分別探討原住民及中小企業與貿易的關係─即如何使彼等自國際貿易受惠。由中原大學財法系林映均助理教授、以及協助我國有關單位在「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之中小企業專章談判之本系楊培侃教授發表論文,並由東華大學法律系徐輝彥教授與東吳大學法律系張愷致助理教授與談。
另外兩篇與環境議題以及衛生議題有關:前者簡介《新加坡-澳洲綠色經濟協議》;後者則對WTO會員之COVID-19治理成效進行實證研究,探索與其國家貿易自由化程度之關聯性。分別由清大環文系楊宗翰助理教授及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譚偉恩教授報告,並邀請高雄大學國際長吳行浩教授與清大科法所林勤富教授評論。同時,各場次主持人(包括清大科法所彭心儀教授、臺北商業大學周旭華教授、以及東吳大學法律系李貴英教授)也根據各自之專精分享其對報告議題之寶貴觀察,使各場次之討論欲罷不能,與會者均感受益良多。
本次研討會美中不足處乃直播設備一開始即出現音訊無法傳輸之技術問題,除影響線上來賓之觀看體驗,亦造成本次議程之延宕,幸而現場來賓之熱忱未受影響,仍踴躍參與討論。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楊副總談判代表珍妮與其他相關公務同仁更是全程與會,盛情可感!研討會最終得以圓滿落幕。本次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及全日討論的實錄將編製成專書於11月底出版,敬請期待。相關訊息將發布於本中心官方網站、臉書粉絲專頁及YouTube頻道,歡迎關注。
開幕式後合影:前排左起楊珍妮副總談判代表、陳在方老師、薛景文老師、環境部施文真次長、劉威廉副局長、楊光華老師,後排左起東吳法律系楊健弘老師、黃珏老師、張南薰老師、楊培侃老師(照片來源:本中心)
閉幕式後合影:前排左起林映均老師、楊光華老師、薛景文老師、楊珍妮副總談判代表、施文真次長、楊培侃老師,後排左起楊健弘老師、吳行浩老師、楊宗翰老師、李貴英老師、張愷致老師、譚偉恩老師(照片來源:本中心)
第一場次合影:左起王震宇老師、黃珏老師、張南薰老師、陳在方老師(照片來源:本中心)
第二場次合影:左起徐揮彥老師、彭心儀老師、林映均老師(照片來源:本中心)
第三場次合影:左起楊宗翰老師、彭心儀老師、吳行浩老師(照片來源:本中心)
第四場次合影:左起林勤富老師、周旭華老師、譚偉恩老師(照片來源:本中心)
第五場次合影:左起張愷致老師、李貴英老師、楊培侃老師(照片來源:本中心)
全體工作人員合影